位于淮安市城北的桃花垠,建在三面环水的人工半岛上,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而建。 整个建筑造型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,又有现代建筑特色,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,表达了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。邓小平同志为“周恩来纪念馆”题了馆名。 纪念馆四面环水,由主馆和辅馆两部分组成。主馆底部基台呈方梯形,而馆体呈八棱柱体,在庄严中具有动感;基台周围由四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撑起锥形大屋顶。与主馆相呼应的辅馆呈“人”字形展开。主馆分为三层,一层展厅共分八个部分,通过翔实的文献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图片以及5台电视显示屏,展现周恩来一生。二层瞻仰厅置放着周恩来坐像,展现的是总理手握长卷,微笑凝视着前方的形象。 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。周恩来这座时代丰碑,能够激励中国的青年人,为中华之崛起而奋起读书。纪念馆正面隔湖望去,南面是观景台,它由廊厅和两座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。从这里乘游艇,可直达周恩来故居。
可乘60路、62路、65路到周恩来故居站下车即可。
淮安蒲菜
蒲菜俗名蒲儿菜,是淮安特有的传统名菜。因为它是香蒲根部的茎芽,所以又名蒲芽、蒲笋;《西游记》称它叫蒲根菜,在古书上则称之为蒲、深蒲或蒲蒻。蒲,是一种野生的水生植物,又名香蒲。蒲苇韧如丝,那是老蒲。初生的蒲心蒲茎很嫩,可以食用。人类食用蒲,历史久远。
淮安水乡泽国,盛产芦蒲,不但早就有了吃蒲菜的传统,而且一直保留到现在。淮安蒲菜的味道仍然很美。味美的原因是水土没有变坏,甚至变得更好,更适合蒲菜的发育。淮安蒲菜以万柳池、勺湖、夹城、新城所产的最佳,其中尤以万柳池天妃宫一带蒲菜和夹城池河蒲菜最为著名。因为这里池浅淤深,水质优良,所产蒲菜茎粗白长,壮而不老;经过科学鉴定和实际品尝,的确是上品。
涟水鸡糕
“涟水三件宝,曲酒捆蹄加鸡糕”。这是远近人们对涟水饮食文化的概括和评价。提起涟水鸡糕,还有一个故事呢。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,饥肠辘辘,竟问有无素鸡可吃。这鸡本来就属荤,天下哪来的素鸡?可偏偏涟水城有位姓姚的师傅绞尽脑汁,真的做出一盘晶莹透明,粉嫩如酥的“素鸡”,吃得皇帝老子头上都冒出蒸汽来,一边赞不绝口,一边大谈其‘与民同素’的好处,涟水鸡糕从此出了名。
淮安茶馓
在淮安,茶馓属妇孺皆知的美食。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,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因为当时茶馓做得最好的人姓岳,故又名“岳家茶馓”,又因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,所以也有人称其为“鼓楼茶馓”。茶馓既可干吃,也可用水泡着吃。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点,而用水泡着吃时,只需用开水冲泡数分钟,待其全部泡开以后,便可食用。茶馓泡来吃,柔韧香软,易消化,尤其适合产妇和体弱多病者食用。